脑瘫患儿护理要点
脑瘫患儿护理要点,脑瘫是一种出生前到出生后发育时期非进行性的脑损伤。主要是母亲分娩时困难引起的胎儿窒息或颅内出血,出生后不呼吸,脑缺氧时间较长所致。少数是因先天性脑发育不全、脑积水,也有一部分是后天新生儿严重黄疸、脑炎、脑膜炎等的后遗症。接下来我们就跟着我们的脑瘫专家一起去看看关于脑瘫的常识。
脑瘫患儿护理要点
早期诊断脑瘫疾病的原则是什么?
早期诊断脑瘫疾病的原则:
一:脑瘫诊断应该遵守三大基本原则,即存在高危因素、神经发育异常、有脑损伤的症状。同时还要注意符合脑瘫的四要素,即中枢性、发育性、非进行性及永久性。
二:诊断脑瘫前,应先寻找病因,按照家族史、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的顺序仔细查找高危因素,当找不到高危因素时,诊断应慎重。诊断脑瘫需要有神经发育异常的症状,表现为发育落后和解离。发育落后是指发育的年龄明显落后于同龄儿,发育的解离是指在发育方面各个部分的发育阶段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脑瘫儿常有运动发育和精神发育之间的解离,患儿常会出现智力发育正常,而运动发育落后。脑损伤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发育较同龄正常儿明显落后,且出现异常姿势、异常反射、肌张力异常。脑瘫是生长发育中出现的中枢性、非进行性脑损伤,脑损伤后的运动障碍是非一过性的,否则不应当诊断为脑瘫。
造成脑瘫的出生时和出生后的病因:
1、胎儿出生时呼吸抑制、脑缺氧:胎儿可能由于分娩时间长,孕妇产前使用麻醉剂或镇静剂,而导致胎儿呼吸抑制,引起缺氧。胎儿脐带绕颈、胎盘早剥、前置胎盘都可造成胎儿气体交换障碍,引起胎儿脑缺氧。
2、胎儿颅内出血:产伤、急产、难产、出血性疾病等都可引起颅内出血,而导致胎儿脑瘫。此类患儿极易发生惊厥发作。
3、核黄疸: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致核黄疸可能导致手足徐动型脑瘫,特别是在新生儿溶血时,血中胆红素含量极高,对脑组织损害较大。
4、出生后各种脑部、脑外伤及全身疾病:常见的病因有脑膜炎、脑炎或全身重症感染所致的脑病,脑外伤所致的颅内出血,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脑缺氧等,都可能引起脑瘫。
脑瘫患儿护理要点
以上是有关脑瘫对人体有哪些明显危害的相关介绍,希望以上介绍能够帮助到您。对于患有脑瘫的儿童来说会由于脑部瘫痪造成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日后的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危害及影响。所以若是发现患儿有类似症状出现要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脑瘫患儿护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