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怎样治疗
脑瘫怎样治疗,超声波是一种专业的检测工具。也是用来检测脑瘫疾病的专业仪器。脑瘫疾病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引发的脑损害现象,而且还会出现运动障碍的综合症状,而平时的表现有单瘫,双瘫,偏瘫等等的症状表现。脑瘫每每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每每会造成误诊漏诊,错过最好的治疗机遇。脑瘫的诊断可以及时的发现患儿并科学的治疗。
脑瘫怎样治疗
不同类型的脑瘫各有什么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小儿脑瘫主要有以下几种症状:
1、痉挛型发病率高,约占全部病人的60%左右。病变波及锥体束系统,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上肢常表现屈肌张力增高,肩关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屈曲,手指屈曲呈紧握状,拇指内收,紧握于掌心。下肢大腿内收肌张力增高,髋关节内旋,大腿外展困难,踝关节跖屈。卧位时膝关节、髋关节呈屈曲姿势,伏卧位时抬头困难,仰卧位时头后仰或低头。座位开始时,头向后仰,以后能做时,两腿伸直困难,脊柱后凸,跪时下肢呈w形。站立时髋、膝略屈,足尖着地。行走时呈踮足、剪刀样步态。腱反射亢进或活跃,骨膜反射增强,踝阵挛阳性,2岁以后巴氏征阳性。
2、手足徐动型约占小儿脑瘫20%,主要病变在锥体外系统,表现为难以用意志控制的不自主运动,当进行有意识运动时,不自主、不协调及无效的运动增多,例如当取拿某件物品时,不能用手顺利地去接触物体,往往将肢体高举,或伸向其他方向,摇晃肢体,全身用力,眼睁大,张口,颈部肌肉也收缩用力,极不协调。
3、强直型此型很少见到,由于全身肌张力显著增高,身体异常僵硬,运动减少,主要为锥体外系症状,使其四肢做被动运动时,主动肌和拮抗肌有持续的阻力,肌张力呈铅管状或齿轮状增高,腱反射不亢进,常伴有严重智力低下。
4、共济失调型占5%左右,此型表现为小脑症状,步态不稳,走路时两足间距加宽,四肢动作不协调,上肢常由意向性震颤,肌张力低下。
5、震颤型此型很少见,表现为四肢震颤,多为静止震颤。
6、肌张力低下型占10%左右,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四肢呈软瘫状,自主运动很少。仰卧位时四肢呈外展外旋位,状似仰翻的青蛙,伏卧位时,头不能抬起。常易与肌肉病所致的肌弛缓相混,但肌张力低下型可引出腱反射。本型常为婴幼儿小儿脑瘫的暂时阶段,以后大多转为手足徐动型或痉挛型。
7、混合型以上某几种类型同时存在一个病儿身上,称为混合型。
脑瘫怎样治疗
如果脑瘫患儿肢体长期处于蜷缩状态造成肢体拉不开的挛缩,或是顽固性的肢体痉挛妨碍训练,则须进行各类外科手术。但是术后效果还要靠加强康复运动,锻炼残余的肌力来保证。有的患儿术前痉挛但能站立,手术后肌肉无力,因未锻炼好,反而站不起来。所以,为了保证手术的效果,康复训练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运动康复,可以分为主动的活动与被动的按摩拉伸。脑瘫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