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脑瘫怎么办
早产儿脑瘫怎么办,脑部中的诸多疾病中,脑瘫就是属于其中之一,其实,有很多的因素易会导致脑瘫的疾病出现,脑瘫疾病是一种脑损害现象,脑瘫疾病会出现很多的症状表现,治疗起来需要时间和耐心,脑瘫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辈子的痛苦,使得孩子发育不良,脑瘫疾病是一种表现复杂的疾病,虽然这种疾病没有癌症可怕,但是可以导致脑瘫儿成为终身的残疾人,残疾的人生活无法自理。
早产儿脑瘫怎么办
做好脑瘫预防发现异常及时求医
1.吸吮反射:只要放点东西进宝宝口中或者按压齿龈后面的上腭部位,新生儿就会开始吸吮,这种现象称为吸吮反射。若新生儿期吸吮反射消失或明显减弱,提示脑内病变;若亢进则为饥饿表现。
2.觅食反射:把小宝贝放到床上,你用手指碰他一侧嘴角,他的小嘴就转过来;你的手指绕着他的嘴继续移动,他也会转头追踪。这种像小动物觅食的动作,称为觅食反射。觅食反射在出生后3-4个月消失。不过,7~8个月大的婴儿睡眠时也还会出现这种反射。其意义与吸吮反射相同。
3.握持反射:用一个小棒碰新生儿的手掌,他就会把小棒紧紧抓住。这种反射在出生后4-6个月消失,如果继续存在,则将妨碍手指的精细动作发育。
4.拥抱反射:将新生儿放在桌上,重击其任一侧桌面,新生儿就会四肢外展伸直,数秒钟后四肢又内收屈曲,犹如拥抱动作。随后新生儿面部紧张,在双臂放松时发出哭声。这种反射是检测新生儿神经状态的一项最重要的指标,任何突然的强刺激都可以引起。
一般做这种反射时,婴儿的双手会同时上举,假如只举一手而不举另一手,则表明不举手的对侧大脑半球发育不太正常,或臂丛神经损伤,或有骨折;如根本无反应,则为大脑发育异常或有颅内出血。拥抱反射3~4个月消失,5~6个月仍有此反射则提示有弥漫性大脑损害。
5.迈步反射:扶住宝宝直立或平躺时,宝宝的脚掌接触到什么物体,他就会做出迈步的动作。到2-3个月此反射就消失了。几个月后再出现迈步动作就跟本能的迈步反射不是一回事了。出生后即无该反射或长期存在则为异常。
6.巴宾斯基反射:当用火柴棍或大头针等物的钝端,由脚跟向前轻划宝宝足底外侧缘时,他的骄傲缓地上跷,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此反射最早可在4~6个月的新生儿身上看到,出生后8~9个月或最迟在1岁半前消失。因这种反射是由法国神经科医生巴宾斯基发现的,故得此名。两岁后若再出现此反射,一般是脑部受损害的表现。
早产儿脑瘫怎么办
小儿脑瘫表现出的症状是比较容易发现的,一般细心的家长是很容易发现这个表现的。很多家长都想第一时间的预防此病,很多孩子因为受到小儿脑瘫疾病的影响,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无法面对真正的自己,给孩子的一生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而小儿脑瘫的治疗是唯一,也是帮助孩子最快恢复健康的方法。早产儿脑瘫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