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咨询 分析病情 咨询费用 电话问诊
脑瘫表现 儿童脑瘫 药物治疗 轻度脑瘫 脑瘫病因 脑瘫危害 脑瘫医院 手术治疗 脑瘫费用 脑瘫护理 脑瘫疗法 精神异常 脑瘫诊断 脑瘫症状 脑瘫治疗
文章正文

婴幼儿脑瘫原因

来源:主治专家 时间:2015-07-23 08:51

  婴幼儿脑瘫原因,脑瘫又被称为脑性瘫痪,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小儿脑瘫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很高,给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家长了解脑瘫的症状表现对及时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姿势异常,脑瘫患儿异常姿势多种多样,与肌张力异常及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有关。

  婴幼儿脑瘫原因

小儿脑瘫症状

1、早期阶段:.开始16个月为第一阶段,患儿常表现为肌肉无力,抬头困难,坐不住,哺喂困难,如吸吮无力,哭声弱或多哭,易受惊吓。手指及大腿等各关节都过度背届,当然也站不稳,患儿表现得过分安静,主动运动少。经常出现异常的肌张力和异常的姿势,如双手屈指内收,双拳紧握,前臂内旋,头颈后仰等。运动发育落后。如3个月到4个月大的小儿俯卧位不能竖头或抬头不稳,4个月仍不能用前臂支撑负重,扶站时以足尖着地或两下肢过于挺直、交叉等。

2.半年到两年为第二阶段。患儿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比同龄儿童明显落后,抬头、翻身、坐立困难。病儿的肢体很少动作,特别是下肢更为明显,常表现为偏瘫、双侧瘫、四肢瘫等。由于自主运动困难,动作僵硬,不协调,常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

3.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临床症状分型。

1)痉挛型:此型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类型,病变主要在锥体束。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被动运动阻力增高,有折刀样痉挛,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线。

2)随意运动型:病变主要在锥体外系,以不随意运动为特征。表现为紧张兴奋时,不自主运动增多,安静时减少,常在睡眠中消失。主要影响肢体远端,一般上肢重于下肢,站。坐不稳,关节活动过度。累及颜面则出现挤眉弄眼、口齿不清、流涎等表现。

3)共济失调型:此型较少见。通常表现肌张力过低,动作不协调,走路时摇晃不定,平衡性差,伴智力低下,取物时出现意向性震颤。

4)混合型:即具上述类型两种或两种以上特点者,如痉挛型伴不随意运动型,常为锥体系和锥体外系或小脑均受损引起。

5)其他类型:较少见,如肌力低下型是以肌张力低下为主;强直型表现为运动阻力明显增高,呈铅管样强直。

4、根据运动障碍涉及部位的临床分型。单肢瘫:单个肢体受累;偏瘫:一侧肢体及躯干受累;三肢瘫:三个肢体受累;四肢瘫:四肢及躯干均受累;双瘫:四肢均受累,双上肢及躯干较轻,双下肢受累较重。

  婴幼儿脑瘫原因

  内容就是专家为大家介绍的脑瘫的常识,希望您了解了脑瘫的症状后,能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脑瘫的治疗。脑瘫患者在行走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左右摇摆或者是姿势异常的情况。这些情况的产生,都是跟脑瘫患者的协调方面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您对脑瘫的症状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专家,专家会为你详细解答。婴幼儿脑瘫原因